您现在的位置: >> 教学教研>> 论文心得

关爱心理健康 使学生快乐成长

作者:贾慧莲 来源:教学部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3日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一度地突出、一再地升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解决青少年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重大课题。本文就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关爱心理健康,使学生快乐成长作了系统的说明和论述,并就如何通过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等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心理教育 心理素质 心理辅导 环境 心育 疏导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而健康的人则应包涵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悟。”因此,我认为,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充当多种角色:既是教师、又是班级管理者、还是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下面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几个途径。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我们应该坚信一点: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适应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要求;只有爱学生,才能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爱学生,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爱学生,让学生不断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克服缺点和不足;爱学生,使学生树立爱心意识,用一颗充满友爱、热情之心,去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以饱满的情感进行心理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


二、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难,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生命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面前是如此的脆弱,而我们活着,应该怎样活得更有价值?”当面对类似重大事件的时候,班主任可适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每名学生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深刻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揭露学生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此外,召开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三、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

“德育旨在塑造完美的品德,心育旨在塑造完美的人格”。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并善于运用融洽的环境。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这样不仅可促使学生搞好校园和班级的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着深远影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都有表现自我,期待成功的心理特征。班主任在活动中可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通过在班里组织多种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

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全体学生一起为班级“创收”,通过建立“回收箱”这种形式创新“新环境”,用“创收”来的费用为班级购买积极向上的刊物,如《读者》、《青年文摘》等,积累由少到多,建立“班级书架”,引导学生从有益的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从而逐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采用疏导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恶习”

学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会接收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有益的,当然同时也包括有害信息。由于学生的辨别力有限,所以难免会受到恶习影响。比如说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等。

对于以上现象,班主任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教育学生、正确的疏导学生。比如说针对于有网瘾的学生,可引导其正确利用网络,包括向他们传授专家的观点。记得戒除网瘾专家陶宏开教授说过:“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人?第一,聪明人会认识自己的错误;第二,聪明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第三,聪明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最聪明的人是不重复犯别人的错误。”将这些忠言贴在墙上,时刻提醒学生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积极的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谆谆善诱的疏导,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并能使情感的浓度和思维的深度统一起来,使之做到科学的认识,冷静的分析。

五、润物细无声——在教育中适时引入心理学常识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最适宜的角色,将心理学常识引进课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优秀教师总是从爱护学生出发,详细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提出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抬起头来走路”。这“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而让他们“抬起头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肯定和赞扬。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起着学生衡量自我成败、认识自身能力的暗示作用。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得与失,始终抱着和善乐观的态度,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鼓励。在与学生接触交往中的一点微笑、一个手势、有力的支持以及及时的指导和关怀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带给学生安全感。有安全感才能产生荣誉感,有荣誉感就能使其保持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可经常与找同学谈心,特别是找一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谈心,一方面是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另一方面也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流沟通,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通过谈心的方式,做到从侧面了解到班级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时刻关心着他们,从而与学生成为朋友,做学生的知心人。

总之,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从与学生积极“沟通”开始,最好是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上好班会课)来进行。使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学会感恩惜福、理解生命;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使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快乐成长。记得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去锻炼;给学生设计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

给学生设计冲突,让他们去讨论;给学生竞争对手,让他们去竞争;

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出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参考文献

陈斌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第23期 - 维普资讯网
胡玉华 朱小毛 卢艳红 《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2007 第11期
陈意曼《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5卷9期(4)
韦家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5卷9期(7)
李世芬《现代大学教育》 1999,(06)
黄希庭《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
孙少平《西方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1996(6)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Baidu
map